“景德鎮去年只有一天出現輕度污染,在城市大氣污染源精細化管控方面做得比較好,顆粒物污染防治效果全汽車零件貿易商省最好。”江西省生態環境廳大氣處劉彥平介紹景德鎮獲得2020年度全省大氣目標管理考核單項先進時說。
“十三五”期間,景德鎮市大氣環境質量持續優化提升,PM2.5、PM10平均濃度逐年下降,并在2020年創歷史最好水平。去年優良天數比例達99.7%,列全省第一,比2水箱精015年提高了9.6個百分點;PM2.5年均濃度降至25微克/立方米,列全省第一,比2015年下降了44.4%;PM10年均濃度降至45微克/立方米,比2015年下降了35.7奧迪零件%;臭氧8小時年均濃度118微克/立方米,實現連續3年下降。
一串串數字的背后,是景德鎮越來越多藍天成為常態,人們紛紛豎起大拇指,點贊“景德藍福斯零件”。
約談成為分水嶺,大氣治理責任得到明確
“近幾年,大家的環境保護意識逐漸提高,各部門Porsche零件的大氣治理工作職責也越來越清晰,之所以發生這些改變,‘分水嶺’就是2017年被原環境保護Bentley零件部約談。”景德鎮臺北汽車材料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科負責人薛汽車材料報價超說。
景德鎮在2017年7月被原環境保護部約談,其中,被指出的問題汽車材料有全市空氣環境質量相關指標不降反升。早汽車零件進口商在2016年,景德鎮市就開始組織人員對工地及道路揚塵、露天焚燒等現象進行巡查,并在巡查后向相關部門發送問題通報,但這一方式效率低,且在當時各部門環保責任不明確的情況下收效甚微。
2017年被約談后,景德鎮市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和“管發展水箱水必須管環保、管生產必須管環保”的要求Skoda零件,出臺《景德鎮市環保問題整改工作問責辦法》和《景德鎮市黨政領導干部生態環境損害責任追究實施細則(試行)》,將大氣污染治德系車材料理工作職責細化,明確到有關部門,推動形成職責分工明確、任務不落空的各司其職的工作局汽車機油芯面。
同時,為加強信息互通,強化責任落實,及時解決問題,景德鎮市組建了“環保問題整改工作群”和“景德鎮市大氣污染治理”微信群。市、縣兩級政府以及環保、臺北汽車零件建設、城管等部門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工作人員均加入其中,便于直接進行工作調度。對大氣巡查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在微信群通報,對整改不力的,通過下發督辦函、通報等方式督促相關部門落實責任。
2020年,全市在微信群中通報大氣污染問題100余次,下達揚塵問題通報13份,住建部門處罰揚塵問題工地31個,累計處罰72萬元。
“景德鎮的大Audi零件氣污染防治工作已從過去的‘單打獨VW零件斗’轉變成‘齊抓共管’,并一步步形成‘環保協調督導,部門各負其責’的大環保格局。”景德鎮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龍駿介紹說。
創新舉措,大氣治理被動局面得以扭轉
“以前路上有車經過就會產生大量灰塵,現在小區的道路整潔干凈了,空氣清新了,給人煥然一新的感覺。”景德鎮梨樹園北苑社區王女士談起了前后的環境對比。
2017年,景德鎮在江西率先實施環衛一體化作業,將景德鎮二區一市一縣納入一體化范疇,作業內容涵蓋綜合清掃保潔、各類垃圾清運、公廁管護及化糞池清掏、市容整理(含非機動車規范停放管理)、垃圾分類試點5個方面(共16個子項目),做到大環衛、一體化、全覆蓋。因效果良好,2018年3月江西省污染防治現場推進會在景德鎮召開,各地市現場學習環衛一體化先進經驗。
為了進一步加強道路凈化,景德鎮大力加強渣土運輸管理,對渣土運輸車輛實行報備制度,并按規定的運輸線路行駛。但在實際操作過程中,發現仍有不完善的問題存在。“例如渣土運輸作業一般在夜間9點~凌晨4點,雖然車輛駛出工地時會進行沖洗,但難免會有沖洗不到位或者運輸撒漏的情況發生。”市城管局法規監察科科長徐志祥介紹情況時說。
發現這一情況后,景德鎮市生態環境局與住建、城管等部門進行多次溝通,創新性地提出“事前灑水、事后沖洗”的針對性措施,由渣土公司事先對車輛行駛線路進行灑水作業,保持道路濕潤,運輸完成后再由保潔公司對渣土車所經過的道路進行沖洗,有效減輕了道路揚塵污染。
此外,景德鎮創新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減輕秸稈焚燒帶來的大氣污染。自2018年以來,景德鎮市相繼開展了多種類型的秸稈綜合利用技術典型模式示范。
在浮梁縣壽安鎮朱溪村開展水稻油菜秸稈機械還田技術示范,在收割油菜和水稻的同時,實現油菜、水稻秸稈粉碎還田,機械化收割作業率達90%以上,水稻和油菜秸稈還田率也在90%以上。在昌江區麗陽鎮余家村開展水稻、油菜機械化還田試點,對糧油種植大戶的2000畝德系車零件水稻、油菜秸稈進行還田。在樂平市眾埠鎮開展水稻、秸稈機械粉碎還田試點,通過技術試點示范形成了樂平市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典型模式——水稻秸稈“機收機耕直接還田”模式。景德鎮市連續3年秸稈綜合利用率超過90%,達到國家要求。
正是采取汽車零件了這些舉措,景德鎮市大氣治理的被動局面開始轉變,主動有為的結果是天空越來越藍。
綜合治理,實現臭氧8小時年均濃度連續三年下降
“近年來,市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相比于細顆粒物(PM2.5)等大氣污染物濃度持續下降,臭氧(O3)污染呈日漸突出趨勢,是汽車零件報價制約空氣質量改善的關鍵因素。‘十三五’期間,國家將汽車冷氣芯16個省份納入VOCs減排考核,雖然江西省未被納入,但我們正不斷加壓,超前謀劃。”薛超說。
近幾年,僅景德鎮市本級油氣分離器改良版登記備案的涉VOCs新、改、擴建項目就有137個,為全市臭氧污染的控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8年以來,景德鎮市臭氧8小時年均濃度分別為135微克/立方米、133微克/立方米、118微克/立方米,實現了連續3年下降。
據介紹,景德鎮市的VOCs治理工作起步較早,從2016年起就對重點行業的VOCs排放開展了專項整治,對化工企業的車間賓利零件、投料、污水處理站等無組織排放源安裝收集裝置,統一接入廢氣處理裝置,經處理后達標排放。
同時,景德鎮不斷升級完善VO汽車空氣芯Cs治理措施,全市共建成RTO焚燒系統11套,樂平工業園區涉VOCs企業全部安裝在線監測,并統一接入樂平生態環境局環境監控平臺。
為提高工業爐窯大氣污染防治水平,景德鎮市對涉及治理的賓士零件工業爐窯開展現場核實,掌握其燃料使用、治污設施配套、污染物排放等基本情況。對新、改、擴建陶瓷項目,尤其是陶瓷烤花項BMW零件目,要求企業核算VOCs排放量,并配套建設廢氣治理設施。
為進一步減少VOCs無組織排放,2020年景德鎮邀請省環科院專家現場指導幫扶重點行業VOCs綜合治理工作,深入焦化能藍寶堅尼零件源、華意壓縮機等企業,實地查看保時捷零件企業原輔材料儲存、VOCs收集處理工藝等情況,并在樂平市召開VOCs整治工作幫扶培訓會,指導企業從“源頭削減、過程控制、末端治理”等方面落實VOCs管控措施。
下一步,景德鎮將進斯柯達零件一步深化大氣污染防治工作,主要圍繞細顆粒物和臭氧協同治理,保持全市環境空氣質量穩定達到二級標準,高標準打好藍天保衛戰,為“十四五”大氣質量持續改善開好局,起好步。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