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1月29日電 題:山溝溝里的農民領“年終獎”
新華社記者 鄒欣媛、孫天朗
“老魏,你家今年的分紅是1900元,快來領錢。”聽到村支書石得汽車機油芯勝的叫聲,62歲的后海村村民魏銀忠擠到隊伍前仔細核對,點鈔簽字后又急忙回倉庫干活去汽車零件貿易商了。
寧夏回族自治區隆德縣好水鄉后海村位于六盤山深處,這兩年每到歲末年初,村里都會增添一道景觀:村民們Benz零件聚集在村部廣場,排隊領取一年一度的產業分紅。村臺北汽車材料支書石Audi零件得勝說:“村民們這樣領錢的景象,以前可沒有哇!”
由于山大溝深、干旱少雨,種植馬鈴薯成了后海村的支柱產Skoda零件業,村民們祖祖輩輩“靠天吃飯”,年年祈求風調雨順,有個好收成。
近年來,隨著寧夏在六盤山區實施大規模造林綠化,降水量較以往明顯增加,后賓士零件海村也綠了、濕潤了,加之全村大力提升種植技術,馬鈴薯畝產大幅上升。
“現在不愁畝產愁總油氣分離器改良版斯柯達零件產,大片的土地沒人種真是可惜。”石得勝說。原來,因為地里難刨食,后海村村民無奈常年外出打工,常住人口不到戶籍人口的40%,沒有勞力耕種,大量土地只能撂荒。
怎么把荒地用起來?石得勝一直在琢磨。隨著隆德縣先后整合資金7117萬元,陸福斯零件續聚集注入102汽車材料報價個村發臺北汽車零件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后海村也有了10萬元的啟動資金,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
“全村2200畝土地種植馬鈴薯,一畝即一股,村民按照地塊大小、平陡不同入股,一股分紅在80元至20汽車零件進口商0元不等Bentley零件,實現土地統一耕種和管理。”石得勝說,魏銀忠家分紅1900元算少BMW零件的,地多又平的村民能分到4000多元。
入股合汽車材料作社的村民,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像我一樣五六十歲的老漢,還有照顧孩子的婦女,不論是種地還是撿土豆,干點輕活一天掙80元,連續干一個月至少有2000元收入。”魏銀忠說。
記者看到,在儲藏土豆的倉庫里,天氣雖冷,一些婦女正熱火朝天地分揀土豆。
發展村集體經濟是一舉多得的好事。石德系車零件得勝說,撂荒的土地有了價值,村里剩余勞動力也有活干,不論外出還是在家的村民都有汽車零件報價了分紅、打工的雙重收入,尤其是老弱病殘兜底戶,土地入股由合作社代種水箱精代收也能分一杯羹,全村人的生活不像以前那么緊巴巴了。
汽車空氣芯“藍寶堅尼零件自己種土豆并不劃算賓利零件,入股水箱水合作社機械化耕種,效率高得多,還賣得好。”魏銀忠說,他有更多時間帶孫子,閑了就去撿汽車冷氣芯土豆保時捷零件。現在政策好,干啥都汽車零件有補貼,春節后打算多養幾頭牛。德系車材料
“引入新發展理念是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的關鍵。”隆德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宋亞俊說奧迪零件,后海村村民從靠打工過活,到有了多種收入來源,全村擰成一股繩往前奔,主動發展意識越來越強烈。
臨近春節,村民們已經開始自發在村部廣場Porsche零件VW零件上排練社火,全村彌漫著濃厚的節日氛圍。“如今,俺們農民也有了‘年終獎’,節目也耍得更開心了……”石得勝說。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