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系列報道】
11月6日上午,龍山腳下陽光溫暖宜人。在福建閩侯縣桃田村村委會的會議室里,閩侯縣委書記李永祥正在為村里的黨員群眾宣講十九大精神。“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廣闊農村的發展,又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縣委書記的一席話引起了基層黨員群眾的共鳴。
李永祥還告訴村民們一個好消VW零件息:經過兩年多的改革實踐,閩侯縣的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任務已全面完成。下一步,縣里將在總結經驗的基礎上,在全縣79個擁有經營性資產的村全面鋪開這項改革工作,讓村民正式變成“股東”,可以從村集體財汽車零件產收益中獲得股權分紅。李永汽車材料報價祥書記的話,讓村民們喜上眉梢。
李永祥提到的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是2汽車材料015年5月起,國家賦予包括閩侯縣在內的全國29個縣(市、區)的一項改革試點任務。為了深入了解這一改革試點工作在閩侯縣的落實完成情況,厘清這項改革舉措對于鄉村振興的現實意義,記者于近日赴閩侯農村展開了實地調查。
村民變股東,權益有保障
“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把集體的經營性資產確權到戶、折股量化到人,讓村民擁有對集體資產的占有、使用和收汽車機油芯益分配的權利,成為集體資產的股東。”閩侯縣縣長林穎這奧迪零件樣向記者說。
林穎介紹,2015年保時捷零件5月6日,農業部、中央農辦、國家林業局正式批復《福建省閩侯縣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賦予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實施方案》。試點工作具體包括:對于集體所有的用于經營的房屋、建筑物、機械設備等經營性資產進行股份合作改革,重點是做好明晰集體產權歸屬,資產折股量化到集體經濟組織水箱精成員,合理設置股權、完善股權管理,落實股份權能,積極發展農民股份合作。同時,對于集體所有的耕地、林地、草地、山嶺、荒地、灘涂等資源性資產進行股份合作改革,重點是抓緊抓實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并探索發展土地股份合作等多種形Audi零件式。
談到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林穎表示,改革試點成功與否,就是要看是否實現了農民增收、農村集體經濟汽車零件進口商壯大、農村集體資產盤活、農村基層黨組織戰斗力加強的目標。“而這些,正是實施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
這項改革也是現實的迫切需要。閩侯是福州的郊縣,伴隨著近年來城鎮化建設步伐加快,閩侯縣不少村的家底殷實了,有經營性固定資產的村93個,占全縣279個村總數的33%。其中,資產在1000萬元以上的村有12個,最多的達到6119萬元。
閩侯縣副縣長張旗告訴記者,在改革之前,這些村的集體資產一般都由村干部管理,廣大村民對村里到底有多少資產、有什么資產不甚了解。“集體資產產權邊界不清,很容易形成‘老鼠洞’,造成集體資產流失或被侵占。”張旗說,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是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對于保障農民財產權益,壯大集體經濟有著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改革四步走,步步見成效
“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涉及廣大農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一項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工作。”談到這項改革的艱巨性,張旗這樣說。為做好改革,閩侯縣選定縣城邊的曇石村、福州城郊的美岐村等14個行政村作為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改革試點村,占全縣擁有經營性資產行政村的15%,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為穩妥推進改革,閩侯縣將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細分為成員界定、清產核資、折股量化、機構建立四個階段。成員界定就是搞好村集體的成員認定工作,即確定村里哪些人有權享受集體資產股份;清產核資就是對村集體的固定資產進行清查核定,即“摸清家底”;折股量化就是將村集體的固定資產折合成股份,按村集體成員人數,量化到個人;機構建立就是制定出本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章程,組建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
經過兩年多的賓士零件改革推進,截至目前,閩侯縣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試點“四部曲”全部奏響完成:全縣279個村集體已全部完成組織成員界定工作,共確認成員農戶數13.35萬戶,成員數51.26萬人;全縣279個村集體全部完成清產核資工作,據匯總統計,福斯零件該縣的村集體固定資產原始價值合計8.49億元,資源性資產29.79萬畝;全縣14個試點村均已完成經營性資產折股量化工作,納入折股量化的經營性資產原值合計19226.71萬元,量化到成員個人的股份數為33448股,確認集體資產股權戶8561個;14個試點村已全部建立了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并獲得由縣政府頒發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登記證書》。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前面兩項工作已在全縣范圍內完成,真正做到了成員界定全鋪開、清產核資全覆蓋。
公正又公開,群眾認可高
11月9日,記者來到閩侯縣14個改革試點村之一的上街鎮美岐村。記者看到,村委會前的村務公開欄里,張貼著一份長長的名單。“這些都是在我們村集體經濟組織里享受0.5股的成員名單,大部分是戶口藍寶堅尼零件仍留在本村的‘外嫁女’。”美岐村村支書林仁冬告訴記者說。這份特別的名單,可以說是當地改革試點工作艱難歷程的見證。
美岐村地處福州市的大學城內,因建設的需要,該村是整村征地拆遷的行政村,人員成BMW零件分比較復雜。在改革試點的成員界定階段,美岐村首先開展了入戶摸底登記,然后根據閩侯縣的指導意見,結合村規民約,制定了美岐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界定方案,并經戶代表授權的村民代表會議表決通過。“在方案制訂過程中,‘外嫁女’及其子女的界定,在村里的爭議比較大。”林仁冬說,按照美岐村過去的村規民約,“外嫁女”出嫁后半年內可以享受村里的分紅,半年后不再有參與村里分配的權利。“村里有200多位這樣的‘外嫁女’,水箱水戶口大都沒有遷出,因此對此意見較大。”
林仁冬表示,改革既不能損害“外嫁女”的合法權益,又要得到大多數村民的認可。后來,在縣改制辦和顧問律師多次指導、溝通下,村里達成共識,對戶口在本村且與本村建立生活保障依存關系的“外嫁女”給予認定,在股份份額大小方面進行適當區分。“最后,村民代表會議決定,本村村民每人享受1股的村集體資產股份,而‘外嫁汽車零件貿易商女’則享受0.5股的股份。這個方案最終大德系車材料家都能接受。”
今年6月,美岐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正式掛牌成立,村兩委在改革過程中贏得了群眾的充分信任,村支書和村主任分別被村民們選任為合作社監事長和理事長。林仁冬告訴記者:“我們即將召開村民代表會議討論今年的分紅事宜。估計今年每人每股能分紅2100元,外嫁女也能分紅1050元。”
張旗告訴記者,縣里高度重視試點村的成員界定工作,“寧可把問題估計得嚴重一些,也要把臺北汽車材料措施考慮得周全一些,把工作做細一些”。張旗說,縣里為此專門出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界定指導意見》等三份文件,規范了成員認定程序,要求采取“三審議三公示”,避免“一議而終”產生偏差失誤。同時,也改變了以往“雙過Porsche零件半”Benz零件“過半數”同意即生效的做法,要求將贊成率提高到占總數的90%以上,促使認定結果符合絕大多數村民的意愿,真正做到“群眾認可”。張旗認為,只有依法依規、發揚民主,才能克服改革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因為工作做得細致扎實,截至目前,全縣279個村集體全部完成組織成員界定工作,沒有發生一起因為身份界定問題出現的上訪或信訪。”
增效且增收,黨建根基牢
11月9日上午,閩侯縣曇石村村委會辦公室里,村民黃光春帶著現金,高興地與村支書、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監事長黃德系車零件金棟簽下了市場攤位租賃合同。黃光春以每攤每月1300元的價格,承租了村農貿市場的兩個攤位做蔬菜生意。
曇石村農貿市場面積1200多平方米,是村集體剛剛建起來的。“整個農貿市場共有38個固定攤位和10個臨時攤位,可增加四五十萬元的租金。”黃金棟告訴記者,今年初村里文博花園4300平方米的臨街店鋪推向市場,收入達300多萬元。“加上其他,估計今年村集體收入將達600萬元以上,遠遠超過去年的汽車零件報價226萬元。”
“這些都是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權能改革帶來的實實在在的好處。”黃金棟這樣認為。他說,建農貿市場的兩畝多地,以前屬于村油氣分離器改良版里的第二村民小組,雖然利用率不高,但村民們過去也一直不愿意出讓給村集體。
“今年4月,村里成立了股份經濟合作社,村民們都成為村合作社的‘股東’,身份變了Skoda零件,眼光也更開闊了。大家如今關注的是長期的、不斷增加的分紅,而不是守著自家的‘一畝三分地’。”黃金棟告訴記者,第二村民小組將這兩畝地出讓給村集體后,不但獲得了土地的補償金,還能從農貿市場的收益中獲益。村合作社再把農貿市場的攤位租賃給本村村民,又給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和致富路子。村集體的資產通過這種方式也實現了“雙利潤雙循環”。
說起改革前后的變化,賓利零件黃金棟掐著指頭向記者細細算了一筆賬:2016年,曇石村村集體收入為226萬元。其中,村里拿出約180萬元用于村民的醫保、社保和老人養老等福利事Bentley零件業,剩下的40多萬元用于村里建設、集體積累等。改革后,福利變成了紅利。村合作社收入三成用于村集體,七成用于個人分紅,福利事業分文不少,惠及范圍卻更廣。他說,今年村里收入將達600萬多元,扣除180萬元的福利事業開銷,剩下汽車空氣芯400多萬元中七成用于股東分紅,2546名股東每人可分到1200元。
“通過改革試點,村集體經營性資產折股量化到人、確權到戶,進一步解放了農村生產力,調動了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和創造力斯柯達零件,為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作了很好的準汽車冷氣芯備。”李永祥書記表示,事實證明,改革試點促進了農村集體資產增值增效、農民增收,盤活了以往“沉睡”的農村集體資產,為實施鄉村振興筑牢了經濟基礎;同時,在改革過程中,農村基層黨組織依法依規、公開公正辦事,贏得了廣大農民的信任臺北汽車零件,在經濟上得到了歷練,在政治上得到了錘煉,為實施鄉村振興筑牢了政治基礎。
“下一步,我們將在全縣范圍內全面深化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股份合作制改革。同時,進一步積累經驗,總結出一套能復制可推廣的模式和體系,為福建乃至全國全面鋪開農村集體股份權能改革提供參考。”李永祥表示。
(作者:本報記者 高建進)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