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麥上場 顆粒要歸倉_中國鄉村OSDER奧斯德臺北汽車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芒種忙,麥上場。芒種時節,我省小麥大面積收獲自南向北陸續展開。

雖然去年罕見秋汛給我省冬小麥播種帶來嚴重不利影響,但經過不懈努力,我省小麥長勢普遍好于常年、接近歷史最好的去年,夏糧豐收在望。

我省小麥長勢從差到優是怎樣實現的?收獲時節的小麥如何減少損失、確保顆粒歸倉?記者深入冀中南種麥區,進行了走訪調查。

減損降耗也是增收

6月6日,芒種。

成安縣成安鎮汽車材料南魚口村的一片麥田里,金黃的麥浪此起彼伏,空氣中彌漫著豐收的味道。

上午9時,隨著一聲令下,數臺小麥收割機轟鳴著駛入麥田,收割、脫粒、秸稈粉碎、麥粒裝車……十幾分鐘后,一塊塊麥田就完成收割。緊接著,專家組進入場地測量評判,機手們翹首以待。

這是2022年我省機收小麥啟動日機收減損大比武現場,是一場比拼誰“損失更少”的競賽。

經過快速稱重換算,參賽機手楊景州以0.69%的小麥機收損失率,獲得比賽冠軍。

從“豐收在田”到“豐收歸倉”,控制農業機械收割的損失是關鍵一環。

作為深耕農機領域汽車零件貿易商多年的“老把式”,成安縣俊山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楊俊山對此深有感觸:“過去,農諺里有小麥‘九成熟,十成收’的說法。人工割麥時代效率低,收得慢,所以一般是在蠟熟期中到蠟熟期末就收割小麥。機收提高了效率,就可以讓麥子多長幾天,直到蠟熟期末甚至完熟期汽車空氣芯初再收割,小麥收獲量自然更高。”斯柯達零件

楊俊山告訴記者,早期的機械化收割,小麥損失率可不低。“以前小規模種植的多,農機手為了盡快轉場,操作機械時會搶進度,經常造成不必要的丟損。收過的麥田,一巴掌捂在地上,有時能蓋住十多個麥粒。”

“不過,隨著小麥規模化種植的增加,大地塊里農機轉彎越來越少、丟損汽車冷氣芯也越來越少。而且在合作社的管理模式下,農機手也要簽訂合同,不再盲目Audi零件追求速度,機收藍寶堅尼零件損失率已經大大降低。”楊俊山說,“我們合作社的麥子,機收損失率基本能控制在1.2%以下,低于我省小麥機收平均損失率2%以內的要求。”油氣分離器改良版

“可別小看這零點幾個百分點,如果每畝小麥收獲時少損失10斤,河北3350萬畝冬小麥就能多收3.35億斤糧食,這是一個很可觀的數字。”省農業機械化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減損賓利零件就是增產。近年來,我省實施農機購置補貼,加快農機更新換代。此外,還培訓機手、在小麥主產縣組織機收減損大比武、制作技術手冊和短視頻,針對不同場景給出機收減損“小竅門”,最大限度降低機收損失率。

未來,我省將繼續引導廣大農機手在生產實踐中精操作、比技能,從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里去挖潛力,又好又快完成夏收任務,確保顆粒歸倉。

政策助力穩VW零件產增產

6月8日,臨西縣臨西鎮周樓村一片麥田內,村民周汝勇種植的15畝小麥迎來了豐收時刻。

“我這15畝地平均畝產能到700公斤,比歷史最好的去年還要高100公斤。”望著滾滾麥浪,周汝勇喜上眉梢。

讓周汝勇高興的不只是創新高的產量,還有剛剛賓士零件到賬水箱水的種糧補貼。“之前通知說6月10日之前發放,沒想到還提前了幾天。已經打到卡里了,一畝地7.21元。”

每畝地7.21元,聽起來似乎不多。但如果把范圍擴大到全省實際種糧農民,則是一筆不小的數字——4.98億元。而且,這已經是我省種糧農民在今年收到的第二批直接補貼。

早在今年3月11日,中央財政就下達資金200億元,對實際種糧農民發放一次性補貼。其中,下達我省的實際種糧農民一次性補貼為11.06億元。

“第一批補貼是3月底福斯零件收到的,每畝地18.32元。今年肥料價格高、農藥價格也漲了不少,補貼來的非常及時,力度也超過之前。尤其對那些流轉了幾汽車零件報價百畝甚至上千畝地的大戶來說,更是‘及時雨’。”周汝勇說。

受去年秋汛晚播影響,我省冬小麥返青后苗情整體偏弱、長勢復雜,堪稱近年來最為特殊的一年。在冬小麥生產過程中,多項“超常規”補貼政策發揮了重要的臺北汽車材料壓艙石作用。

“去年地里水太多,導致合作社有300畝地到11月中旬還沒種奧迪零件上麥子。”泊頭市寺門村鎮利和農業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張猛回憶,“當時心里也沒底,心想就算種上,產量恐怕也難保證,可能還得賠錢,一度想把地撂荒。”

面對這一情況,2021年11月15日,省農業農村廳印發《關于切實抓好窗口期冬小麥播種的緊急通知》。根據《通知》,我省統籌使用中央農業生產救災資金,對抓住最后窗口期播種的冬小麥,每畝給予150元補助。這項“超常規”補助,幾乎占小麥整個生長周管理投入的五分之一。

真金白銀的補助,讓包括張猛在內的許多種糧戶心里有了底。據統計,11月15日后,我省又搶種小麥近100萬畝,2021年冬小麥播種面積達3350.8萬畝。

“一噴三防”是小麥生長中后期關鍵的防災增產技術措施。今年4月,面對小麥主產區較為復雜的苗情長勢,中央財政在時隔7年之后,恢復“一噴三防”補貼政策,安排16億元用于小麥“一噴三防”全覆蓋。

汽車材料報價金下達后,我省統籌中央財政4億元、省級財政1.5億元,對主產區小麥進行了免費統防統治和“一噴三防”,全力推動小麥促弱轉壯。

“可以說,通過政策補貼德系車零件實現災年播種面積不減、開展免費統防統治和‘一噴三防’等一系列措施,為我省夏糧豐收打下了堅實基礎。”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種植業處處長李聯習說。

農業服務落到實處

6月10日,陽光正好,魏縣60萬畝冬小麥進入收獲高峰期。

北皋鎮舊魏縣村的一片麥田里,來自河南開封的麥客張孟飛正駕駛聯合收割機幫村民搶收小麥。

BMW零件95后”青年張孟飛初中畢業后就跟隨父親成為一名專職麥客。雖已走南闖北收麥多年,但今年來到魏縣,張孟飛卻有一些不同感受。“之前一直擔心疫情會影響跨區域作臺北汽車零件業,沒想到不但通行順利,魏縣還為我們建了Bentley零件農機手驛站,提Skoda零件供信息、食宿、維修、油料等服務。服務這么到位,收麥子都有勁兒了!”

魏縣農業農村局局長蒿要領介紹,為了服務好麥收,魏縣不僅成立了夏收志愿服務隊,還利用衛星遙感和物聯網技術水箱精對全縣“三夏”生產進行云監測、云管理。“這個智慧云服務系統,能夠覆蓋全縣所有耕地,定期掃描監測小麥長勢、收獲情況,通過可視化平臺發布農業氣象、病蟲害預報等。”德系車材料

我省冬小麥實現逆勢豐收,汽車零件進口商離不開從種到收期間各項細致入微的農業服務。對此,石家莊藁城區種糧大戶鄧景輝也深有體會。

“我流轉了600畝土地,由于播種普遍延后了15天以上,導致部分地塊出現發育群體偏小、苗情偏弱的情況。”鄧景輝說,“種了這么多年地,這種情況還是第一次見,當時很擔心、茶飯不思,真怕所有努力白費。”

為了解決諸多像鄧景輝一樣的種糧戶Porsche零件面臨的共同問題,今年2月22日,我省啟動冬小麥科技壯苗百日會戰系列行動,組織動員全省1.6萬名農技骨干、1000多名農業科技專家、4.5萬名糧食生產科技專員走進科技壯苗主戰場,將農技汽車機油芯服務送到田間地頭。

“拿藁城來說,我們一共成立了四個專業服務隊,每個隊由十名專家組成。他們深入鄉、村進行技術培訓,做到每個村培訓一名技術管理明白人,這樣就形成了上下貫通的技術體系。”藁城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樊汽車零件俊社介紹。

有了技術人員的細致指導,鄧景輝結合天氣變化,緊抓增噴葉面肥、殺蟲劑,延長葉面生理功能,弱苗在四五月份終于轉壯。“真沒想到今年收Benz零件成這么好,甚至趕上了史上產量最高的去年!”

老話講,“麥在地里不要笑,收到囤里才牢靠”,隨著我省麥收自南向北展開,我省近期農業服務重心已從田間管理轉向搶收搶種。

據了解,為確保夏糧豐產豐收,省農業農村廳成立了河北省科技助力“三夏”生產工作領導小組,統籌調度科技服務工作;建立了省市縣鄉村保時捷零件五級科技助力“三夏”聯動機制,組織4.5萬名糧食生產科技專員搶抓農時,深入生產一線,緊緊圍繞小麥搶收、機械減損、秸稈綜合利用、夏茬作物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運用等“三夏”關鍵環節,為農戶提供全天候、全過程、全鏈條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培訓。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