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局發布十八大以來氣象OSDER奧斯德零件商防災減災工作總結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中國氣象局定于11月3日(本周五)14:30在科技大樓一層多功能廳召開11月新聞發布會,發布十八大以來氣象防災減災工作總結,10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國內外主要天氣氣候事件回顧,未來十天天氣趨勢預報等內容。

中國氣象局召開2017年11月新聞發布會  中國網 張鈺

洪蘭江:

各位媒體朋友大家下午好,歡迎大家參加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我介紹一下發布會的的專家: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副司長廖軍,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張芳華,國家氣侯中心氣侯服務首席陳峪, 今天發布會的內容主要有三項: 一、十八大以來氣象防災減災主要工作 二、10月全國天氣氣侯特征、國內外主要天氣氣侯事件 三、未來十天天氣趨勢預報

2017-11-03 14:35:51

廖軍:

首先我來介紹一下十八大以來氣象防災減災主要工作: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氣象防災減災機制不斷優化、體系更趨完善、能力持續提升,氣象防災減災體系日趨完善。

(一)科技創新取得明顯成效

自主研發的GRAPES全球數值預報系統平均可用時效達7.3天,與國外發達國家相當。實現了衛星導風等非常規觀測資料同化應用的零突破。現代化人機交互氣象信息處理和天氣預報制作系統MICAPS落戶非洲、西亞、東南亞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中國氣象走出去的重要標志。

(二)綜合氣象觀測能力顯著提升

建設完成包括地面觀測、高空探測、衛星遙感及雷達探測為一體的綜合、立體監測網,實現8顆“風云”系列衛星在軌組網觀測。190部新一代多普勒雷達投入運行,共有國家級地面觀測站2422個,區域氣象觀測站57435個,陸地站點監測密度從平均71公里縮進小至30公里,地面氣象觀測站鄉鎮覆蓋率96.5%。初步實現對氣象災害的快速跟蹤、準確定位和多維監測。

(三)氣象預報預警更為精準

建立全國0-10天、高時空分辨率的數字化、網格化預報業務,預報精度1-5公里。2016年,全國24小時晴雨、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預油氣分離器改良版報準確率分別為87.2%、80.9%和85.1%;全國暴雨預警準確率達到81.8%,強對流天氣預警提前量達到28分鐘;臺風24小時臺風路徑預報誤差連續三年在70公里以下,各時效路徑預報誤差均小于美國和日本,臺風路徑預報保持世界先進水平。

(四)氣象災害風險防范能力顯著提高

防災減災氣象服務內涵正在向氣象災害風險管理拓展,開展主要氣象災害風險普查和風險區劃,建立了基于精細化預報和致災臨界閾值的氣象風險預警服務業務,推動傳統災害性天氣預報向基于影響的氣象風險預警延伸、氣象災害防御從減輕災害損失向降低災害風險轉變。

2017-11-03 14:40:28

廖軍:

(五)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發布智能高效

建成國家突德系車零件發事件信息預警發布系統,匯集15個部門71類預警信息,集成廣播、電視、網站、手機短信、微藍寶堅尼零件博、微信、電子顯示屏等多種信息發布手段,實現分級、分類、分區域、分受眾的精準發布,以及快速有效的反饋信息收集與分析評估。突發事件預警信息公眾覆蓋率達到85%,預警信息送達時間縮短至5-8分鐘。

(六)氣象防災減災機制日益完善

初步構建基層氣象防災減災組織體系,賓利零件2167個縣成立氣象防災減災機構,2175個縣制定氣象災害防御規劃和氣象災害應急預案,2.8萬個鄉鎮將氣象災害防御納入政府綜合防災減災,15.47萬個村屯建立氣汽車零件進口商象災害應急行動計劃,建設7.8萬個氣象信息服務站,78.1萬名氣象信息員開展基層氣象防災減災工作。氣象災害防御基本實現防御規劃到縣、組織機構到鄉、應急汽車材料預案到村,預水箱水警信息到戶、災害防御責任到人。

(七)氣象防災減災和公共氣象服務成效顯著

五年來,完成應對超強臺風、流域性暴雨、區域性氣象干旱等重大氣象災害的防御,氣象災害導致的死亡人數從“十一五”的年均2956人下降到“十二五”的1293人,災害損失占GDP比重從1.02%下降到0.59%。公眾氣象服務滿意度連續5年保持在85分以上。

2017-11-03 14:43:25

廖軍Bentley零件:

接下來我介紹下2017年10月全國天氣氣候特征

(一)10月全國平均降水量偏多

2017年10月,全國平均降水量46.2毫米,較常年同期(35.8毫米)偏多28.9%。西北東部、華北至長江以北大部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5成至2倍,部分地區偏多2倍以上;東北中部、內蒙古東南部和西部、西北中西部、西藏中西部、湖南南部、廣西東北部、福建大部等地偏少5~8成,局部地區偏少8成以上。 10月,全國共有274站次出現暴雨;94站日降水量超過月極大值,其中浙江石浦(286.7毫米)、陜西勉縣(165.2毫米)突破歷史日降水量極值。

(二)10月全國平均氣溫偏高0.3℃

2017年10月,全國平均氣溫10.6℃,較常年同期(10.3℃)偏高0.3℃。東北大部、華北東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北部及四川東部等地氣溫偏低0.5~2℃,我國其余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汽車材料報價,其中青藏高原、福建東部等地偏高1~2℃,部分地區偏高2~4℃。10月,全國共有261站出現35℃以上高溫天氣,主要分布在江南和華南地區。

2017-11-03 14:46:24

廖軍:

(三)10月國內主要天氣氣候事件有:

今年第20號臺風“卡努”于10月16日在我國登陸。

2017年10月,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共有3個臺風生成,1個登陸我國,臺風生成個數較常年同期(3.8個)略偏少,登陸個數較常年同期(0.56個)偏多。今年第20汽車零件報價號臺風“卡努Skoda零件”于10月16日凌晨3時25分前后在廣東省湛江市徐聞縣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0級(28米/秒),中心最低氣壓為988百帕。16日07時前后移入瓊州海峽,并減弱為熱帶風暴級,16日下午減弱為熱帶低壓。受臺風“卡努”和冷空氣共同影響,浙江東部、廣東東部沿海和雷州半島、海南北部出現大到暴雨,其中,海南有34個鄉鎮超過100毫米,最大為海口市區209.7毫米;浙江東北部沿海局地達300~500毫米,象山局地雨量達516毫米。另外,臺灣東部累計雨量超過400毫米,屏東局地雨量超過1000毫米。受臺風“卡努”影響,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島北部等沿海地區出現8~9級大風,局地10~12級,廣東番禺石油平臺最大陣風14級(43米/秒)。據統計,臺風“卡努”共造成廣東、海南、浙江、廣西、福建5省(區)96萬人受災,39.9萬人緊急轉移,直接經濟損失5.4億元。

華西秋雨雨量大、雨日多、影響大。

8月24日(今年華西秋雨開始日)至10月31日,華西大部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其中陜西南部、四川東部和北部、貴州等地均有200~400毫米,湖北西部和北部、重慶中北部等地400~600毫米,局部地區達600毫米以上。與常年同期相比,湖北、重慶、貴州北部、四川東部和北部、陜西南部等地降水量偏多5成以上,湖北大部、重慶北部等地偏汽車零件貿易商多1至2倍,局地偏多超2倍。8月24日至10月31日,華西地區大部雨日超過30天,湖北大部、陜西南部、四川大部、重慶、貴州等地有30~40天,其中陜西南部、甘肅南部、四川東部和臺北汽車零件北部、湖北西部等地均有40天以上。與常年同期相比,上述大部地區雨日偏多5~10天,局地偏多15天以上。

2017-11-03 14:50:26

廖軍:

華西秋雨頻繁,造成部分地區洪澇災害嚴重,局地還引發山體滑坡、泥石流等災害;部分地區出現陰雨寡照天氣,對作物秋收秋播不利。初步統計,8月24日以來,甘肅、陜西、四川、重慶、貴州、湖北、湖南7省(市)遭受暴雨洪澇及其引發的地質災害,共造成654萬人受災,88人死亡,17人失蹤;農作物受災面積48萬公頃,其中絕收12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121億元。其中,湖北、貴州、陜西、重慶災情較重。華西至江淮地區出現強降雨。10月上旬,華西、江漢、江淮地區接連遭受兩次強降雨襲擊,降水量普遍超過50毫米,其中陜西南部、四川東部、湖北北部、江蘇中保時捷零件部達100~250毫米,降水量是歷史同期的兩倍以上。強降雨導致安徽、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陜西等地遭受汽車冷氣芯洪澇、滑坡、泥石流等災害。強降雨天氣對上述6省(直轄市)17市(自治州)81個縣(市、區)278萬人受災,20多人死亡;5200余間房屋倒塌,2.4萬間不同程度損壞;農作物受災面積23.3萬公頃,其中絕收5萬公頃;直接經濟損失32.6億元。

2017-11-03 14:52:22

廖軍:

(四)10月國外重大天氣氣候事件

暴雨洪澇。10月10日—15日,越南北部和中部地區遭遇連日暴雨引發洪澇和泥石汽車空氣芯流災害,導致60人死亡、37人失蹤、30人受傷,大量基礎設施和農田遭到破壞。10月31日,美國新英格蘭地區遭遇狂風暴雨襲擊,造成150萬棟建筑遭遇斷電,數十棟建筑受損,數座城市學校停課,鐵路交通延誤。

臺風、颶風、風暴。10月5日—7日,颶風“納特”襲擊墨西哥灣地區,導致至少31人死亡;隨后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和密西西比州兩次登陸,造成美國超過10萬戶斷電,部分地區強制疏散。10月5日,風暴“哈維爾”從德國北海海岸登陸,襲擊德國北部和東北部地區,導致柏林、漢堡等北部城市交通癱瘓,斯柯達零件鐵路交通受阻,7人因災喪生。10月16日,愛爾蘭遭颶風“奧菲利婭”侵襲,造成3人死亡、超過30萬用戶無電可用汽車機油芯,學校和政府機構也停課停工。10月23日,超強臺風“蘭恩”在日本靜岡縣御前崎市附近登陸,經過關東地區向東北海上挺進。多地大雨、強風持續,已造成5人死亡,約350個航班被迫取消。10月28日—29日Porsche零件,歐洲多地遭遇秋季風暴“赫爾瓦特”襲擊,德國北部和中部受災最為嚴重,鐵路交通大面積中斷,漢堡等地發布洪澇災害預警。風暴導致6人死亡,其中德國2人,波蘭2人,捷克2人。

高溫方面。10月24日,美國加州洛杉磯市午后氣溫達到40℃,創歷史新高;加州南部長島、圣巴巴拉等許多城市也觀測到破紀錄的高溫,當局發布高溫警報。

森林火災。10月上中旬,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北部多地遭遇山火,過火面積達750平方公里,導致5700棟房屋被燒毀,34人死亡,多人失蹤。10月17日—18日,葡萄牙北部和中部以及西班牙北部發生森林大火,已造成兩國45人死亡,其中葡萄牙41人、西班牙4人。

2017-11-03 14:54:17

廖軍:

(五)10月全國預警信息發布情況

2017年10月,全國共發布預警信息10774條,其中,國家級發布84條,省級發布677條,市級發布1685條,縣級發布8328條;包括紅色預警101條,橙色預警1780條,黃色預警5374條,藍色預警3475條,未知級別預警44條。2017年10月,國家級共發布預警提示84條,其中海浪21條,海上大風19條,大霧15條,臺風13條,風暴潮7條,暴雨4條,臺風海浪引發事故災難2條,地質災害1條,山洪災害1條,風暴潮海浪引發事故災難1條。全國各省市縣共發布預警10690條,其中,大霧3555條,大風2314條,雷電1042條,暴雨947條,寒潮640條,森林火險556條,霜凍422條,臺風270條,其他944條。2017年10月,全國共發布預警10774條,其中氣象部門發布10287條、其他部委發布487條,部委發布預警包括林業322條,國土124條,海洋30條,公安4條,安監3條,水利2條,環保2條。

2017-11-03 14:56:29

廖軍:

三、10月氣象條件對我國農業生產影響分析

(一)北方大部天氣晴好,秋收順利;黃淮西部、江淮、江漢及西南等地多陰雨天氣,秋收進度偏慢,產量品質下降

10月,東北地區、西北地區大部、華北、黃淮東部多晴好天氣Benz零件,氣象條件利于一季稻、玉米和大豆等作物成熟收曬,秋收進展順利。西北地區東南部、黃淮西部、江淮、江漢及西南地區大部10月上中旬陰雨日數有11~15天,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至4倍,日照偏少5~8成,其中陜西、河南、安徽和湖北四省日照時數均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少年份;持續陰雨寡照導致秋收進度偏慢,未收獲的玉米和大豆被淹、霉變發芽,水稻出現倒伏、發芽,棉花爛桃爛鈴,已收獲秋糧無法及時晾曬存儲,產量、品質均有所下降。10月下旬開始天氣轉晴,秋收進度加快,截至10月30日,全國秋糧已收獲89.3%,進度同比持平。

(二)北方冬麥區大部墑情適宜利于冬小麥播種出苗;黃淮西部、江淮、江漢等地持續陰雨導致秋播進度緩慢

目前,北方大部冬小麥處于播種出苗至三葉期,部分地區進入分蘗期,10月31日土壤墑情監測結果顯示:北方冬麥區大部土壤墑情適宜,好于去年同期,為近五年來最好年份,對冬小麥播種出苗和幼苗生長有利。 黃淮西部、江淮、江漢、西北地區東南部、西南等地持續陰雨天氣,導致部分秋收作物騰茬時間推遲,河南南部、安徽、湖北等地部分農田積水嚴重,秋播工作進展緩慢,冬小麥播種期較常年偏晚10~20天。受濕漬害影響,湖北、安徽大面積油菜直播工作無法開展,已播油菜出苗率低,已移栽的油菜幼苗出現爛根壞死。10月下旬開始大部地區天氣轉好,利于土壤排澇降漬,秋播作業進度加快,截至10月30日,全國冬小麥和油菜播種均近7成,進度同比偏慢。

(三)江南、華南大部氣象條件利于農業生產;臺風“卡努”和寒露風天氣對晚稻生長略有不利

江南、華南大部氣溫正常或偏高、光照適宜,利于秋收秋種及晚稻灌漿成熟。10月15日—16日受臺風“卡努”影響,華南南部、浙江東部出現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并伴隨大風,部分晚稻出現倒伏,造成機械損傷,影響光合作用和后期產量形成。江南大部稻區10月上旬、華南西部稻區10月中下旬出現輕至中度寒露風天氣,由于奧迪零件大部地區晚稻在寒露風出現時已齊穗并進入灌漿期,對晚稻生長發育影響不大,僅對部分遲栽或晚熟晚稻抽穗揚花、灌漿結實略有不利。

2017-11-03 14:58:26

廖軍:

(四)2017年秋收秋種氣象服務情況

中國氣象局針對2017年秋收秋種氣象服務工作,提前籌劃部署、各級氣象部門上下聯動、實時會商調研,全力保障秋收秋種工作順利進行。秋收秋種氣象服務工作于9月12日啟動,10月20日結束,期間國家氣象中心和各省(市、區)氣象局發布《秋收秋種氣象服務專報》以及針對初霜凍、連陰雨、寒露風、臺風等災害性天氣制作有關氣象服務產品共300多期,并深入受災地區調研災害影響,準確分析了今年秋季罕見連陰雨天氣過程對秋收秋種的影響;同時,精細化、格點化等氣象現代化建設成果應用于服務產品中,提高了秋收秋種氣象服務的定量化水平和科技含量。服務中注重規范服務流程,加強部門內部合作及與農業部門間的聯動,信息及時共享,有力保障了秋收秋種服務的順利開展。秋收秋種氣象服務信息通過《新聞聯播•天Audi零件氣預報》、《中國氣象頻道•直通中南海》等電視平臺,中國央視網、中國興農網、中國氣象局門戶網站、中央氣象臺微信公眾號等媒體或網絡平臺,及時向社會、公眾傳遞,提醒相關部門、農民朋友做好避雨搶收、農機調動等各項農事應對工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服務效益。

2017-11-03 14:59:33

廖軍:

四、未來十天(11月4日—13日)天氣趨勢預報

未來10天,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但勢力不強,除青藏高原東部平均氣溫比常年同期偏低1~2℃外,我國其余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或偏高,其中西北地區、內蒙古中西部氣溫偏高1~2℃。 未來10天,新疆北部、內蒙古東部、東北地區等地雨雪量有3~8毫米,其中新疆西北部、東北地區東部局地10~30毫米;華南西部和南部、云南等地降雨量有15~30毫米,其中海南、臺灣等地有50~90毫米,海南島部分地區有100~180毫米、東南部局地200~300毫米;上述地區降水比BMW零件常年同期偏多,中東部其余大部地區降水偏少。

重點關注:

北方地區多冷空氣活動。3日—4日福斯零件冷空氣影響結束后,5日—7日、9日—10日以及11日—13日,分別有冷空氣自西向東影響我國。冷空氣VW零件影響過程中,北方大部地區將先后出現4~6級偏北風,氣溫下降4~6℃、部分地區降溫8~10℃。

新疆內蒙古及東北地區多雨雪天氣過程,海南有強降雨。4日—5日、10日—11日,新疆北部有小到中(雨)雪或雨夾雪,局地大到暴雪;6日—7日、9日—10日,內蒙古東部和東北地區中部有小到中(汽車零件雨)雪或雨夾雪,局地大到暴雪。4日,海南島有中到大雨,局地暴雨;6日—8日,海南島將有強降雨,局地有暴雨或大暴雨。

華北黃淮等地有霧霾天氣過程。11月4日夜間—6日、8日夜間—9日、12—13日,在冷空氣活動間歇期,華北中南部、黃淮等地靜穩天氣形勢建立,大氣擴散條件轉差,有霧霾天氣過程。

東部和南部海區有6~8級大風。11月4—6日及9日前后,東部和臺北汽車材料南部海區將有6~8級賓士零件大風。

2017-11-03 15:00:19

廖軍:

五、關注與建議

(一)氣象服務提示

關注冷空氣對生產生活的影響。11月份,冷空氣活動頻繁,同時也進入寒潮多發季,從往年數據來看,11月是寒潮爆發次數最多的一個月份,其次是3月和4月。各地需加強防御強降溫和大風天氣對生產生活可能帶來的影響,同時注意防范局部低溫雨雪和霜凍危害。公眾需根據天氣變化適時添衣保暖,預防感冒和心腦血管等疾病。冬季取暖期需預防一氧化碳中毒,定時開窗通風。

中東部地區須防范霧、霾天氣對交通和健康的影響。11月,中東部地區已進入霧、霾天氣的多發季節。各地須防范因能見度降低、空氣污染物增多,對道路交通和人體健康造成的不利影響。

各地需加強防火、用火安全工作。11月是冬季向南擴展最迅速的一個月,常年黃淮到長江中下游一帶地區都會在11月邁入冬季。正值秋冬季節轉換,風干物燥,發生火災的可能性較大,各地要注意防火、用火安全、繼續加強森林草原火災的防御工作。

北方大部地區需防范降雪對道路交通的影響。11月北方很多城市逐步入冬,并逐漸出現降雪,路面結冰、積雪,將對道路交通產生一定影響,公眾需合理安排出行計劃。

2017-11-03 15:02:31

廖軍:

(二)11月農業生產建議

預計11月份,東北地區大部氣溫正常、降水偏少,對秋糧晾曬儲存及設施農業和畜牧業生產基本有利德系車材料。北方冬麥區大部氣溫偏高,降水接近常年,其中西北地區東部和華北西部降水略偏多將增加農田土壤墑情,利于冬小麥苗期生長及冬前形成壯苗。長江中下游地區氣溫正常或偏高,降水正常或偏少,前期土壤過濕狀況將得到改善,利于完成秋收掃尾工作、冬小麥播種出苗和油菜移栽。江南和華南大部降水偏少利于晚稻成熟收獲,但江南、華南北部部分地區可能出現階段性農業干旱。西南地區中部降水仍將偏多,可能加劇農田土壤過濕,影響秋播作物生長。

建議:

北方農牧區做好凍害和雪災的防御。北方牧區要做好牲畜防寒保暖、飼料儲備等工作,特別是新疆北部、內蒙古東部和東北地區要防范強降溫、雪災危害;農區要注意做好溫室大棚的加固和保溫工作。

北方冬麥區要做好田間管理,促進形成壯苗。北方冬麥區要確保在適播期內完成播種工作,已播地區及時查苗補苗;已出苗地區做好分類管理,并積極進行中耕和追肥,促進小麥扎根分蘗,冬前根據墑情和苗情適時澆灌越冬水,確保冬小麥壯苗越冬。

南方地區要加快推進秋收秋種工作。江淮、江漢等未完成秋收的地區要抓住近期晴好天氣做好秋收掃尾工作;江南、華南等地要做好晚稻后期田間管理,避開降雨時段搶晴收獲成熟晚稻并適時種植冬作物;冬小麥和油菜產區應抓緊整地施肥,土壤過濕的地區及時清溝理墑,盡快完成秋播工作。

各地應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江南、華南北部須做好防旱抗旱工作。各地要利用冬閑季節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增強農業防災抗災能力。江南、華南北部等地應提早水箱精防旱抗旱,做好庫塘蓄水,科學合理調配農業生產用水,確保秋冬種作物正常生長。

2017-11-03 15:03:37

洪蘭江:

謝謝廖軍副司長的介紹。下面請媒體朋友提問,請通報來自哪個媒體單位和機構。

2017-11-03 15:04:34

1  2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