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九月十七日在平昌縣駟馬鎮VW零件當先村上空三百米處航拍的畫面。當日是中秋節小長假最后一天,各地游客在駟馬河中開游艇、坐游船,享受假日生活。本報記者李向雨攝
把深化改革和脫貧攻堅結合起來,巴中誓讓31萬余貧困群眾過上好日子
□本報記者 龐峰偉高啟龍
又到一年中秋時,位于大巴山米倉山南麓的巴中市又有新氣象。
9月15日,晨霧中的平昌縣青鳳鎮楓香村,新居里不時傳出孩子清朗的笑聲。飯桌上擺放著青椒炒臘肉、涼拌黃瓜、干煸四季豆、冬德系車零件瓜丸子湯4道菜,楊志甫一家5口人正吃得津津有味。
從木板房到土坯房再到磚瓦房,61歲的楊志甫30年搬了3次家——從食不果腹到解決溫飽,再到天天能吃上保時捷零件肉;從沒學上到孩子走1小時山路上學,再到如今村小距家僅幾十米。
寧愿苦干,不愿苦熬。如今,在革命老區、秦巴山區、貧困地區“三區疊加”、還有31.83萬貧困人口的巴中,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像楊志甫一樣,正過上甜美的日子。
為確保與全國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巴中用改革的思路、創新的舉措,破解發展和脫貧攻堅難題。
指標換資金宅基地“活”變良田
巴中多山,丘陵、山地占轄區面積的90%,生產生活基礎差,長期以來,不少農民與貧困相伴。“但汽車空氣芯生態優勢明顯,農村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空間大,盤活土地資源,建設旅游強縣,實現綠色發展,是平昌統籌城鄉、脫貧攻堅的重要突破口。”平昌縣委書記蒲開文說。
平昌縣元山鎮通木村的一處田地邊,貧困戶王云正采摘大南瓜,田間成排的桃樹枝丫茁壯,“3年前,這5畝農田還是成片的土房子”。
2013年,通木村898戶中,住土坯房的達700多戶,每家占地四五百平方米,但利用率不高。在整個巴中,農村宅基地存量達425.73平方千米,人均占地約198平方米。“當前,巴中最重要的工作是加快發展,最緊迫的任務是脫貧攻堅,最大的動力是全面深化改革。”巴中汽車零件報價市委書記馮鍵說。
盤活閑置的土地資源,助推脫貧攻堅,巴中全面深化改革從土地破題。
2014年9月,為支持巴中脫貧攻堅,國土資源部為其定身打造“可在省內跨縣、市開展增減掛鉤”等6條支持政策。指標換資金,巴中搶抓政策機遇,解決了“如何盤活土地資源”這一難題。
今年初,成都高新區以每公頃442.5萬元Audi零件的價格使用巴中市300公頃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總金額達13.28億元。巴中成為四川省第一個開展增減掛鉤節余指標省域流轉改革的市(州),也是全國第一個在省域范圍內流轉使用存量增減掛鉤指標的地區。
巴中300公頃指標中,就有通木村的19公頃,換來8400余萬元資金,每戶拆舊獎補,可獲8萬元左右建新房補助。節約的土地可汽車零件進口商種糧,也可種植經濟作物。“地還是那塊地,但效益已大不一樣。”村支書巨能周說。
巴中還在全國率先探索農村廉租房,實現脫貧路上“不落下一戶、不落下一人”。平昌縣趙埡村、巴州區新廟村等地由政府投資建設廉租房,建設資金從掛鉤指標的收益中解決,80平方米,每月租金40元,每平方米僅0.5元。
創新易地搬遷村民實現新家夢
小時候,楊志甫跟著父母在一處斷崖下安了家,山荒地薄,缺水缺電,交通不便。“3間小木板房,只能算是遮Bentley零件風擋雨的落腳處。”
上世紀80年代中汽車材料報價期,楊志甫建起150平方米的土坯房。楊志甫并不奧迪零件滿足,下定決心要像山外的農民一樣住上干凈整潔的磚房。沒想到,這一等就是30年。“雖然溫飽不成問題,但全村沒有一條像樣的道路,產業一直發展不起來。”掙不到錢,楊志甫修磚房的夢想一再落空。一直到幾年前,楓香村里仍然騎車摔跤、吃水肩挑、無產無業。30年前的土坯房,變成了地質災害隱患區內的危舊房。整個村子,同樣情況的還有35戶。
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在土地指標換資金的基礎上,巴中市早動手早準備臺北汽車零件,創新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解決“如何讓群眾住上好房子”這一難題。
針對全市仍有5.2萬戶貧困群眾居住在高寒山區、地質災害隱患區、洪水淹沒區,安全住房問題嚴峻的現實,巴中及早謀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今年初全市向省農發行貸款40億元,平均每個縣區8億元,用于此項工作,創新提臺北汽車材料出“三不、三搬、三為主”(不超標、不豪華、不閑置,搬得準、搬得順、搬得富,政府主Porsche零件導、群眾主體、市場主力)工作要求,精準搬遷、科學搬遷,并做到穩定安居興業。
去年底,轟鳴的施工機械開進村里,畫線、挖地基、砌墻、粉刷……半年過去,一座座漂亮的四合院建成,鄉村道水箱精路延伸到每家每戶,Skoda零件衛生站、健身廣場、圖汽車冷氣芯書室等公共服務設施一應俱全。6月25日,鞭炮炸得山響。楊志甫第3次搬家,終于實現磚房夢。“有政府數萬元的補助,貧困戶建房的自籌資金不到萬元。”楓香村村支書熊長輝告訴記者。
按照“三看、三評、三審”(看區域環境、看扶貧成本、看房屋狀況,院戶評、村組評、村民大會評,鄉鎮初審、縣區復審、市級審定)原則,今年全市已開工建設1.賓利零件2萬余套房屋,已建成86汽車零件貿易商70戶,到年底,將有3.86萬人住進新房。
金融創新脫貧有了“起火糧”
脫貧征程中,很多貧困戶面臨同一個難題:欠債多,啟動資金籌借困難。從銀行貸款?這些無擔保沒藍寶堅尼零件抵押的貧困戶斯柯達零件“連想都不敢想”。
在巴中市,銀行卻攜帶資金走村入戶,為貧困戶雪中送炭,這汽車機油芯得益于巴中市創新金融扶貧的一項探索。“去年從縣郵儲銀行貸1.5萬元,兩個月前已全還上了!”何舉然是南江縣沙河鎮星光村貧困戶,過去一年雖然辛勞,但靠貸款養豬、養雞,賺了近3萬元。嘗到甜頭的何舉然計劃水箱水年底再向銀行貸2萬元,“現在養了兩頭母牛,打算再買兩頭。”按何舉然的盤算,如果順利養好4頭牛、6頭豬,再加上幾百只雞,脫貧肯定不福斯零件成問題。
為解決銀行愿意貸、群眾貸得到、資金用得好的問題,巴中分級設立基金,由市、縣(區)政府共同出資設立“精準扶貧專項發展基金”,每年7500萬元,兩年已汽車零件達1.5億元;每個貧困村設立15萬至20萬元風險基金,納入村集體資產管理,用于貧困戶扶貧小額信貸風險補償或直接借用周轉。同時還創新改革評級授信,創新了“特色產業貸”“扶貧小額貸”“巴山新居貸”等金融產品。德系車材料巴中創新的“52油氣分離器改良版21”(即誠信度占50%、家庭勞動力占20%、家庭成員掌握勞動技能占20%、家庭人均純收入占10%)信用評價體系,按5至10倍基金規模和貧困戶信譽等級發放3萬至5萬元“雙免”小額信貸支持發BMW零件展產業,目前全市8.2萬戶賓士零件貧困戶獲得評級授信,額度超過37億元。
有了“起火糧”,貧困戶脫貧的底氣更足。星光村駐村扶貧第一書記方繼林估算,該村貸到款Benz零件的貧困戶,戶均可養兩頭牛、4頭豬,一年下來,增收七八千元汽車材料不成問題。
發佈留言